在跨入21世紀的今天,回首我國包裝工業近2O年的飛速發展,使人感到歡欣鼓舞。
1)包裝工業在我國近40個行業中現已躍居為第14位,估計今年包裝工業產值可能接近3O00億,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未包括港、澳、臺地區)。
2)包裝工業產品的產量已經進入世界前幾名。
3)我國已經形成門類齊全、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包裝工業體系。
4)包裝工業經濟結構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5)世界著名跨國包裝企業紛紛來華投資辦廠,加快了我國包裝工業與國際包裝界接軌的步法。
1 發展
包裝工業的發展是與包裝新技術的發展分不開的。我國的包裝技術緊跟世界潮流,通過大量引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1.1 新型包裝技術層出不窮
新型包裝技術層出不窮,如超聲波熱封、激光熱封、脈沖封接,真空包裝、氣調包裝、保鮮包裝(如具有果蔬呼吸規律的微孔透氣薄膜或硅薄膜,生物保鮮技術與功能保鮮材料及其包裝處理技術的開發,庫房保鮮向流通中的保鮮包裝轉變,保鮮加工一體化技術等)、微波包裝、可食包裝、無菌冷灌裝與無菌清潔灌裝(ACF)、輻照包裝、防銹包裝、拉伸包裝、防偽包裝、警示包裝、收縮包裝、綠色緩沖包裝等等,各種現代包裝系統和包裝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包裝工業。
1.2 產品包裝花樣翻新
產品包裝花樣翻新,特別在食品和藥品等領域包裝新技術的發展最為迅速。在飲料包裝中,出現了許多新型包裝。如,PET/PEN塑料瓶豐富了啤酒包裝;雙室罐將不同敏感成分分開,大大改善了產品的口感;自冷/自熱罐給野外用戶帶來了方便;輕量玻璃瓶加外涂層正改變著玻璃包裝的性價比。
化妝品包裝中的模擬厚壁玻璃瓶的塑料、時尚香水包裝、高科技分配器(微型噴霧泵、泡沫分配泵)等正在不斷創新。綠色或生態包裝正在逐步深入人心。
1.3 現代物流呼喚新型包裝系統的出現
現代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給包裝提出了許多新的研究課題,使大幅度簡化包裝成為可能。現代物流呼喚新型包裝系統的出現,呼喚降低物流及其包裝的費用,已成為傳統產品利潤的第三來源。
1.4 不斷更新包裝材料
新型包裝材料的不斷更新,為包裝工業高速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產品發展最多、最快的塑料包裝,全球產值已達300億美元。新產品包括:共聚復合包裝膜,非極性、極性乙烯共聚物、接支三聚物等。
發展重點涉及到提高塑膜的拉伸和共擠性能,提高透明度、密封強度.增強抗拉力、抗龜裂等穩定性能;改善分子量分布與擠塑流變性能,塑料改性,塑料制品的涂布技術;
廢塑料的快速生物降解及回收再利用綜合技術;
開發多功能性復合薄膜(如耐寒、防潮、防結露、防蒸冷、可調水分、防霉、防蛀、保鮮、耐腐蝕、抗油脂性、抗沖擊、防滑等);
開發共擠包裝膜、片(如溫度敏感、高屏蔽、自粘、耐熱等);
發新型包裝容器(減重、減成本、高強、耐污染、抗沖擊、耐熱、耐藥性、防滑等)。
作為包裝材料龍頭老大的紙包裝消費量已達2 500萬噸。其新材料也在不斷涌現,如轉移金卡紙;全紙紙桶;紙蜂窩;紙漿模;防腐、防菌、防氧化、防濕、防臭、防油、耐熱、耐火、耐酸、耐水、感水、保鮮、緩沖等特種紙。玻璃包裝正在向高速化(行列機機速達100~240個)、輕量化(啤酒瓶從750克減至470克)、節能化(窯爐熔化率提高到1.5~2.0 t/)、多品種和包裝托盤化等方面發展。
木制品包裝正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木包裝改性,如,木塑復合改性處理、木與無機物復合改性處理、化學修飾改性處理、表面亞實處理、非電解鍍膜處理、等離子體處理等;二是代木包裝,如,高強多層瓦楞紙板箱,蜂窩紙板,紙漿模塑托盤,塑料托盤。金屬托盤,紙護角等無容器包裝,竹膠板等。
金屬包裝則在提高質量、原材料國產化和增加品種等方面下功夫。
1.5 改變包裝機械的被動局面
正在努力改變先進或大型的包裝機械設備長期依賴進口和主要機型基本都是仿制品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