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印刷 - 印刷ERP+MES執行制造系統:智慧印刷系統IPM旗下ERP,采用全新理念和技術設計開發,即可獨立運行,又可與MES系統結合試用。系統將信息自動推送,即時交互,操作環環相扣,“逼迫”操作人員遵守工作流程,同時保證避免數據不斷鏈。制和數值自動校設計有數據自動流轉機錯機制,保證數據精準;并內置大量自動計算工具,簡化人工工作。設計更符合中國印刷行業特性,上線容易,實施周期短。
點擊末尾閱讀原文在線預約
正文開始
傳統膠印和數碼印刷孰優孰劣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數碼的倡導者認為數碼印刷代表著印刷發展的大方向,終有一天會取代傳統印刷。
而傳統膠印的支持者對此不屑一顧,認為膠印在印刷品質、穩定性、成本控制方面均優于數碼印刷,并舉出若干數據例證數碼印刷的量在印刷總量中所占比例極低,進而得出數碼成不了氣候的結論。
雙方各執一詞,看似都很有道理。
現在,讓我們放下心中的成見,不妨先一起簡單回顧一下數碼印刷技術的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今天數碼印刷最普及的依然是發明于近一個世紀以前的碳粉成像技術。
其核心部件感光鼓在高速旋轉中通過激光對特定位置進行放電,帶相反電荷的碳粉被吸附到感光鼓上形成碳粉圖像,經過加熱的碳粉顆粒便能吸附在承印物上形成圖文。
如今,碳粉技術已經是商務數碼快印市場的主流技術。
而液體碳粉技術大約出現在30年前,原理與干碳粉接近,區別在于懸浮在低揮發性的礦物油質載體中的粘性碳粉顆粒無須加熱就能夠附著在承印物上。
最后一個重要的數碼印刷技術無疑是噴墨技術,噴墨技術也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工作方式是把極小的墨滴推送到承印物上,主流推送方式有熱發泡技術和當下流行的微壓電技術。
近10年來因為噴墨技術相對碳粉成像的工藝簡單,因此其在數碼印刷領域飛速發展。
所以,總體來說數碼印刷技術并非那么“新”,它已經和傳統膠印“和平共處”了很多年,在和傳統印刷互相滲透中形成了今天相輔相成的格局。
舉個例子,20世紀90年代在CTP出現之前,打樣還是傳統的再生版打樣之時,印刷廠根本不接受用噴墨打印機打數碼樣,但今天基本上都用數碼打樣了。
除了其便捷性和不斷提升的穩定性令人欣慰,另一方面也在于人們對數碼技術的逐漸接受和認可。
那么現在,是否也應該拋開膠印和數碼的門戶之見,回歸到印刷品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上呢?大多數消費者是否真的在意我們提供的印刷品到底是由膠印機印的還是數碼機印的?
筆者持否定看法,只要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工單,多數消費者其實對印刷工藝細節并不關注。
而且印刷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在逐漸脫離制造業而向服務業轉型,所以對印刷企業來說,膠印和數碼應該都是可利用的手段,如何最大化二者的優勢,取長補短,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才是正題。
當我們拋開膠印和數碼的門戶之見,轉而把二者的優勢相結合時就會發現印刷原來可以有這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