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情報稱,2016年,中國的PE產量將達到1425萬噸,其中包括46萬噸新推出的產能。2017年,中國將增加新一波的聚乙烯產能。
榆林神華能源的生產點
具體來說, 2015年12月投產的榆林神華能源在2016年生產的低密度聚乙烯估計在22萬噸。今年10月份投產的新疆神話能源項目在今年的低密度聚乙烯產能為4萬噸。4月份啟動的ChinaCoal Mengda項目將生產1.5萬噸線性低密度聚乙烯。10月份投產的中天合創項目共計生產了5萬噸LLDPE。這四個新項目的年生產能力都為30萬噸。
在2017年,新項目將繼續增加PE產能,預計將達到130萬噸。其中包括九臺能源(年產能2.5萬噸)、中天合創(3.7萬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惠州第二分部(70萬噸)、以及寧夏神話(43萬噸)。
看看中國PE這產能,再看看BOPP產能:早在2015年,中國BOPP總產能就超過530萬噸,而消費量僅僅在320萬噸左右,扣除特種膜及薄膜產出比因素,BOPP行業整體過剩150萬噸左右!
但是,在產能過剩、各地新增產能不斷釋放的時間段,薄膜價格居然一漲再漲,實屬反常!
最近軟包裝企業基本都在頭疼薄膜原材料漲價“瘋”,有企業負責人反應,就上午8點到10點,2個小時就接到兩通薄膜漲價電話,一下就漲200多元。剛開始只是BOPA在漲,還拿不到貨,現在是PE、OPP都在漲,企業承受著非常大的成本壓力。
但是,從整個薄膜材料的產能來看,中國的薄膜材料并沒有供不應求,甚至還有可能再次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年底的原材料漲價,讓大家都摸不著頭腦!
有分析人士稱:這種上漲是各種成本上升、環境治理、貨幣政策、匯率波動、宏觀調控、甚至行業壟斷導致的被動上漲。而國內外市場需求、消費者價格指數、企業贏利水平、工業增速等并沒有明顯好轉。顯然,這種漲價并非經濟基本面好轉催生的,所以也將是不可持續的。
價格反常上漲,給大家的經營生產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越是這種時候,大家越要慎重以待,多方考慮各種因素再做決定!
祝大家好運,共抗漲價風潮!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共商良策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