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2017年中國BOPP行業新增投產不斷,密集的投產令BOPP行業產能急劇擴增的同時,又帶來了不少問題。因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盈利能力逐年下降,部分企業已出現大幅讓利(甚至小幅虧損)出貨的狀態。同時,地域分布不均衡局面也愈演愈烈,華中及西北仍有BOPP空白區域。
2月13日,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一線試機并產出成品膜;
2月18日,安徽東瑞塑業有限責任公司轉自浙江華濱的一線正式投入使用;
3月21日,中國軟包裝集團第十三條BOPP生產線在福州羅源生產基地投產;
5月9日,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二線試機并正式投入使用;
6月20日,浙江藍也薄膜有限公司一條BOPP生產線正式投產;
6月26日,啟明新材料有限公司二線試機運行。
以上包含但不僅限于2017年中國BOPP行業新增投產統計,如此密集的投產,令BOPP行業產能急劇擴增的同時,又帶來了不少問題。
問題一:中國BOPP行業產能過剩,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國內BOPP持續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從產能情況來看,自2009年前后因為受四萬億計劃及前期行業高回報率的影響,國內BOPP行業擴能迅速,但高速擴能令BOPP行業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因此2014年之后產能擴張逐步放緩,從圖1中數據也能看出2015、2016、2017年三年每年的產能擴張步伐放緩。
圖1
數據顯示,BOPP長期處于供需失衡的狀態,且近兩年來愈發嚴重。雖然2015年BOPP產能擴張步伐有所放緩,但2016年增速有所加速,整體供需矛盾依然尖銳難以緩和。具體來看,2016年BOPP新增產能在22萬噸左右,但是由于產能過剩嚴重及終端需求表現溫吞、增速放緩等原因,嚴重拖累BOPP市場化。目前BOPP總產能超過550萬噸,而表觀消費量僅在309.77萬噸左右,扣除特種膜及薄膜產出比因素,BOPP行業整體過剩依然在150-200萬噸。
而2017年中國BOPP行業如此密集的投產,無疑是“雪上加霜”之舉,接下來,國內BOPP行業企業間競爭將愈演愈烈。
問題二:地域分布不均衡局面將愈演愈烈,華中及西北仍有BOPP空白區域
從2016年中國BOPP生產企業產能分布來看,國內BOPP呈現不平衡態勢,華東、華南及華北仍是BOPP主要產能集中地,其產能占比在85%左右,廣大的西北地區以及華中部分地區仍有BOPP空白區域。
圖2
而從上文2017年新增投產的企業來看,上新線的企業仍集中于華東地區,浙江地區4條,福建地區1條,安徽地區1條。企業上新腳步不一致,將加劇中國BOPP行業分布不均的現狀,各地區間膜廠競爭也會有所差異。
問題三:BOPP新增產能不斷加劇虧損局面,部分企業已出現大幅讓利(甚至小幅虧損)出貨狀態
數據顯示,在中國BOPP行業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膜企盈利水平已被壓縮在成本線邊緣,重返可觀盈利水平的時間已較為有限。在此情形之下,國內BOPP生產企業新增產能不斷,只會加劇這種虧損局面,且不排除膜企由盈轉虧的可能。
再有,價格方面,成本依舊是影響BOPP價格走勢的關鍵。但供需失衡大背景下,BOPP價格整體運行區間縮窄,BOPP膜價雖有上調動作,但每次漲的都非常的艱難;跌價雖有成本支撐,但在持續下行的階段,部分生產企業已出現大幅讓利(甚至小幅虧損)出貨的狀態。(來源:卓創塑料)